有一个学科被誉为“二战中飞出来的金凤凰”

发布日期:2024-02-05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有一个学科被誉为“二战中飞出来的金凤凰”


    在医学界,有一个学科被誉为“二战中飞出来的金凤凰”,它的出现帮助无数二战伤员,修复由战争造成的创伤。时光荏苒,如今这只“金凤凰”从残酷的战场回归日常生活,致力于为万千百姓进行躯体和心灵的双重疗愈。它就是整复外科。

    上海九院整复外科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领跑,未来又将怎样进一步发展?记者专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整复外科主任李青峰,从他的讲述中得到答案。

    将“创新”融入血液 打造勇立潮头的整复外科

    在李青峰的讲述中,有一个始终绕不开的名字,他就是张涤生。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一级教授、中国整复外科事业的创始人和开拓者,被誉为“中国整复外科之父”,也是李青峰的导师。



    1961年,在张涤生的带领下,九院整复外科的前身——上海广慈医院整形外科建立。

    1964年,张涤生带领团队致力于显微重建领域的研究。当时的硬件条件十分薄弱,没有手术显微镜,只有4倍放大镜;没有细针,只能将一段细的不锈钢一头磨尖、另一头钻孔,来勉强应付;没有显微外科专用的缝线,就用头发丝代替……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张涤生于1965年成功完成了全国首例显微外科的动物实验,并于同年发表了中国首篇显微外科论文,带领九院整复外科成为国际上率先使用显微外科技术的单位之一。

    既有的成就并没有让张涤生停下创新的脚步。60年代中期,张涤生为应对淋巴水肿创立了“烘绑疗法”,开创了中国淋巴学科的先河;1977年,张涤生带领团队完成了中国第一例颅骨劈开重组手术,并在这一创新的基础上建立了颅面外科;1996年,80岁高龄的张涤生创新性地完成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例胸骨缺损移植修复手术……

    继张涤生之后,九院整复外科在王炜、关文祥、黄文义、钱云良和曹谊林等老一辈专家的共同引领下,将显微修复重建技术运用至器官的重建再造,帮助伤者不残,残者不废。从1997年到2010年,学科在体表器官再造领域,取得重大创新,帮助万千患者走出生理缺陷的阴影。

    张涤生曾说:“艺术是整形外科的基础。整形外科是外科领域一门特殊的学科,是医学科学和艺术的结合,需要不断创新。”而在李青峰看来,老师口中的“创新”,便是科室勇立潮头、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走进九院整复外科,“宽容、创新、卓越、奉献”八字科训赫然醒目,这是科室独有的科训。

    如今,更多全新的病症与需求纷至沓来,九院整复外科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继续攀登医学高峰。

    从“同体换脸”,到瘢痕、血管瘤,再到病发率不及千分之一的神经纤维瘤,九院整复外科征服一座又一座医学高峰。经过老中青三代九院整复外科人孜孜不倦地努力耕耘,学科一路披荆斩棘、开拓创新成为综合实力在亚太地区居领先地位,部分优势领域居国际先进水平的一流整复外科医、教、研中心。

    挑战世纪难题 “中国式换脸”惊艳世界

    患者的需求为整复外科的创新提供不竭动力。和平年代,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和医学的进步,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社会需求。如今的患者不仅想要活着,更想要活得有质量、活得有尊严。

    “整复外科不只是整形修复,更是对生命的人文关怀,既要‘医身’,又要‘医心’。”李青峰感慨道,“如果只是修复功能,却不能让患者重拾信心,回归家庭和社会,那这肯定不是整复外科的发展方向。”

    于是,李青峰下定决心:挑战面容修复的世界难题,让患者有尊严地活下去。

    在21世纪初,许多医疗团队通过“脸面移植”来治疗毁容患者,俗称“换脸”。传统换脸将他人遗体捐赠的“脸面”移植到患者面部,然而患者与移植的皮肤、粘膜、软骨、脂肪、毛发等面部复合组织之间存在严重排异反应,病人需长期甚至终身服用免疫抑制药物。

    “既然异体换脸行不通,那是否可以通过再生医学等方法,让患者‘长’出一张自己的脸来,从而实现‘同体换脸’呢?”李青峰灵光一现。国内外曾有医学团队对“同体换脸”深入研究,但最终都无法将其变为现实。



    面对这一难题,李青峰团队苦心钻研十余年,发明了“全脸面预构重建”技术,并在2012年完成了全球首例全脸移植。这项技术通过自体软骨建构,在患者胸部培养出一个三维脸面,再将其移植到面部,这样就实现了用患者自身皮肤移植修复的“同体换脸”。

    美国佛罗里达州颅面外科中心主任、《美国颅面外科》杂志主编Mutaz教授曾盛赞:“‘中国式换脸’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打破了长期以来由大西洋两岸主导的整形外科技术进步的格局,来自东方的创新技术让人耳目一新。”

    据了解,目前“全脸面预构重建”技术已推广至全国,成功治疗了200余例面部毁形的病例,其中有80%以上的伤员都重返校园或工作岗位。



    以研究转化为目标 让“新术”惠及更多患者

    “未来我们要对标世界一流进行科室建设。”李青峰对科室的未来充满信心。由国内第一,到国际一流,参照标准的改变为整复外科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向未来,九院整复外科的创新之路如何走?怎么走?李青峰提出了他的创新方法论:“未来,我们要从一个传统优势学科转变为一个研究转化型学科。”

    “以往我们的创新模式是从科研、论文再到科研的一个小循环,这个模式缺乏一个转化为产品的环节。现在我们需要在课题的基础上,把文章变成产品,进而服务社会,形成从科研创新到转化实践的大循环。”李青峰说。

    在创新观念转变之后,随之而来的挑战就是要建立起适应于新的形势与变化的管理机制。“为此,九院制定了‘科技创新引领,临床需求驱动’的知识产权方针。医院专门成立了成果转化办公室,将医疗企业、生物医药企业和临床实践对接起来,助推知识产权最终转化为医疗市场上的器械、药物等产品。”李青峰介绍道。

    据统计,2018年至2022年,九院共授权1718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53件),90个转化项目,协议总金额约6.09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从研发国际上首个纤维化治疗的小核苷酸I类新药,发明干细胞介导皮肤再生的新技术,突破人体脂肪组织作为修复材料的难点,到研制了新一代混合现实MR手术导航系统,李青峰团队完成了多项科研创新转化。在李青峰的引领下,学科多个研究团队也加入推动科研创新转化的行列,如林晓曦团队研发用于血管瘤治疗的I类新药,柴岗团队主导研发的3代4款整形颅颌面手术机器人系统,以及青年医师金云波创新术式、研发新手术器械解决临床诊疗难题,护理团队研发临床实用器材,给患者带来便利。

    通过以上的行动与规划,李青峰希望科室在未来五年达到两个目标:第一,产出一批代表性的成果,如颅面外科机器人、新外科导航系统、基因编辑治疗等;第二,通过实际的创新培养和训练,将学科的创新发展的精神融入到年轻医生的骨子里。

    “医学创新不仅需要规划与热情,更需要一颗仁爱的心。”李青峰说,“手术刀是冷的,医者那颗温暖的心,才是我们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源泉。”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